大会介绍

随着开源技术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开源已经成为国内软件产业乃至ICT产业发展和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没有开源文化就没有现代互联网,开源是深度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等的底层配置。开源是创新的基础,是现代创新引擎,是"互联网+创新2.0"的基础项或优先项。开源是中国传统工业经济向新经济和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和基因。

开源有助于国内IT企业变道超车,走向全球IT行业前列,如: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京东、小米、滴滴等,以开源硬件、开源软件为技术基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的规模宏伟的创客潮,正在中国大地掀起高潮,以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创客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开源特征的新经济,以及过渡至未来的数字经济,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特点。

图文直播
  • 16:00

    IBM 杰出工程师\IBM中国开发中心开放技术工程院主任田忠介绍了《代码行动:基于开源开发自然预测、灾害及救助的方案》主题内容。代码行动是面向全球开发者的一个大挑战,主旨是号召开发者利用开源项目开发开源应用,以应对自然灾害的侵害。具体来看,其包括利用开源代码,结合现有的商业应用创造开源软硬件设备和应用,服务于社会。项目需要为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人群提供服务,包括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预防和救助,也包括灾前灾中灾后的各种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2019 年的获奖项目是 Project Owl,一个为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区第一时间建立起信息通讯的基础设施,这个项目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来自开源。他表示,每一个编程者开发者都可以成为代码行动的响应者,其所在的公司和团队也可以成为代码行动的支持者和赞助商。

  • 15:45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锋发表《OPENTHOS,后PC时代的开源桌面生态》,他表示在今天很多企业都掌握到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大家都可以做出一个操作系统,但首要目的是解决生态应用的问题。刘锋分享了以 Android 为基础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 OPENTHOS,它支持键盘、鼠标、触摸屏在内的混合操作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组件支持。在安全上,构建可信的安全环境 TCM,OPENTHOS 还将用户的隐私放在优先的位置上,从软件硬件上均有技术防范。 目前此系统运行在英特尔平台上,他表示未来将支持更多的 CPU 架构,希望能在不同的 CPU 架构上实现统一的用户使用体验和统一的数据。最后,他表示欢迎更多的开发者参与进该系统的开源社区来。

  • 15:30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进行《区块链在政务服务与监管科技领域的应用、挑战与创新》主题分享,介绍了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政务和监管业务领域区块链应用的关键问题等内容。他表示,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果,其根本创新是一种记帐科技的演化,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区块链的基本概念之一,就用于在商业网络中促进交易记录和资产跟踪。此外,智能合约也是区块链的重点,能够实现一种自动化、永久性、实时性、节约成本、省时高效的方式,让某种社会契约在机器信任保障下执行。在应用上,区块链应用包括去中心化、全网溯源、智能合约、分布抗毁、通证激励,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分布式计算系统,但却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在政务服务和金融监管科技里面,最重要的共性挑战就包括有数字标识管理、存证业务管理、真实性保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最后他表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会变成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催生新模式的一种方式。

  • 15:15

    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卢炬发表了题为《开源构筑解决方案》的演讲,他表示,英特尔对开源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单个项目、或者部件级的优化,其拥有全站的系统软件。在Clear Linux里,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软件站,第一个是深度学习的参考站,该深度学习参考站是英特尔为自强可扩展处理器优化的一个集成开源站,目的是于在加速图象的识别、目标探测、语音识别和语言翻译的人工智能应用。 第二个软件站,也是在英特尔自强软件器上开发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分析、分类、识别、处理大量的数据。目前,英特尔在开源软件角色扮演中,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发挥了硬件的潜能。

  • 15:00

    中标软件副总经理李震宁发表了《建设开源生态实践》主题演讲,分享其在开源生态实践中的建设经验。目前的桌面操作系统中,Windows 有着大约 87% 的市场占有率,其次是苹果的 Mac 和 Linux(2%),他表示,Linux 和其他桌面操作系统的差异是指数级的,这就形成了极为尴尬的死循环。因此在桌面操作系统的争夺上,最重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建设。在开源项目中操作系统实际上只占 1%,而开源软件正是生态环境的重点。开源操作系统 Linux 处在生态环境的中游位置,从最底层的硬件到上层的数据库、中间件以及一系列的应用系统,都要进行大量的建设工作。近几年,中标软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拥抱开源项目和开源计划,未来会向微软等伟大公司学习,坚持把开源做下去,共同完善 Linux 在中国的开源生态。

  • 14:45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发表《滴滴共享出行平台与开源》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滴滴仅去年整个平台服务 100 亿订单,目前注册用户数达 5.5 亿。每天滴滴需要计算 700 多亿次,平均一秒钟做 400 万次计算。在这背后是滴滴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提升出行的体验和安全效率。同时滴滴也使用大量的开源软件来帮助公司降低成本。滴滴得益于开源,也回馈开源,所以在移动开发、中间件、系统软件、前端、测试、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对外开源的框架。不单是软件开源,滴滴还在数据上开放给科研机构。滴滴成立 AI for Social Good 共创平台,利用 AI 技术让出行更美好,让城市更智能。

  • 14:30

    FreeBSD 基金会主席 George V. Neville-Neil 发表主题演讲《云中的守护进程·FreeBSD 的虚拟化基础设施》。他表示,云架构经常需要谈到两个方面,软件的虚拟化和软件的云管理。在过去 20 年,技术虚拟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框架和各种技术支持,也为使用虚拟化的各个软件提供了非常好的运行平台。“从 FreeBSD 角度看,我们也希望迎来一个开放、开源的世界”,但是云端是很难进行调试的,因此需要系统在软件层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软件内置和可移植性是虚拟化技术的重点。最后他谈到,未来的云和虚拟化技术将会无处不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开源。

  • 14:15

    微软开发平台事业部首席研发研发总监赵晓燕发表《Azure 公有云支持云原生+Kube》主题演讲。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公有云开发商微软,在全球 54 个地区设有公有云的数据中心,提供 140 多个云服务。微软原生云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开发的效率:提供全托管的云服务;微软云服务为原生态的开发者和开发应用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让开发者只关注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上;云原生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服务。她表示 Microservices、Serverless、Cotainers 是支持原生云的三大法宝。微软云对Spring Cloud 也有很好的集成。最后,她还分享了基于开源 Kubernetes 的 AKS 服务。

  • 14:00

    京东方副总裁王洪发表《京东方在医疗 AI 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介绍京东方的 BOE 智慧健康医疗平台技术架构和应用案例。他表示,BOE 智慧健康医疗平台基于健康医疗知识图谱,以人工智能等开源技术为核心搭建,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管理方案。目前,BOE 智慧健康医疗平台已经成功形成了五大应用案例,包括:医学知识图谱,涵盖从知识提取、表示和建模、存储、服务再到应用;数字医院,主要包括智能分诊和健康知识问答两大模块;临床决策辅助诊断系统,临床药学平台能够大大提升诊断效率;健康饮食运动推荐,基于知识图谱推荐针对性方案;基于知识图谱纠错的 OCR 病案数字化,将 NLP、自然语言、统计分析及知识图谱相结合,大大提升准确性。

  • 13:45

    AI 美团研究院院长刘江发表主题为《开源技术支撑美团亿级用户平台》的演讲,他表示目前美团用户数达 4 亿,背后有超 8000 人研发工程师支持。其中美团使用很多开源技术,是开源的获益者。他分别从云计算、基础中间件、大数据、业务架构展示美团开源技术的使用情况,还介绍美团的开源技术 Mpvue、CAT 等工具。他表示,去年美团研发投入为 70 亿人民币,占总收入里面的 12%,如果没有开源技术,研发费用将会呈倍数增加。“中国互联网圈已经形成了大家彼此复用,彼此站在对方肩膀上的良好生态。”

  • 13:30

    浪潮工业互联网总经理赵文慧进行《工业互联·智取未来 In-Cloud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与实践》主题演讲。目前各个行业都在持续推进“互联网+”业务的进展,工业 4.0 时代的核心也在围绕着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工业互联网作为核心平台和支撑,推动着产业不断向“互联网+”方向发展。浪潮已经发布了第一个开源工业 PaaS 平台,通过微服务化体系架构可以快速把 AP 推上线。他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构建企业大脑,作为综合运营商更应该具备可推广、懂制造、能增值三大能力。最后,他介绍了 In-Cloud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三大应用案例:园区管控服务落地;正通煤业数据管理分析,做到秒级故障预警;伟星集团改善机器视觉改善,整体产品良率提升 10% 以上。

  • 11:35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发表主题为《5G 的机遇与创新》的演讲,谈到下一次信息革命他相信是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体系。这体系的基础是移动互联,其中5G是其重要能力的组成。他从5G的六大特点,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展开介绍5G的创新技术。最后他表示未来在5G发展的道路上,相信中国一定能引领世界发展的,这需要“我们努力去做”。

  • 11:20

    腾讯医疗技术研究顾问朱艳春发表《在医疗影像 AI 中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分享腾讯在医疗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和实践。AI 赋能医疗是行业与学界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议题,腾讯结合了近十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发布了腾讯觅影产品。他介绍,腾讯觅影集合了腾讯内部人工智能实验室 AI Lab 和腾讯优图在机器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构建了整个医学的知识图谱。又通过建立一些定向的诊断模型,推出了医学 AI 产品,最终助力成为 AI 医学的解决方案专家。腾讯 AI 辅诊开放平台是其致力于最终实现的整体产品应用,通过知识库共建、应用场景挖掘、医院落地、科研合作等方式,腾讯希望研发出适用于基层医疗的产品,来最终实现整个 AI 医疗产品的惠及。

  • 11:05

    百度执行总监、阿波罗平台研发总经理王京傲发表主题为《Apollo 构建自动驾驶 AI 开放平台》的演讲,分享Apollo开放平台的研究成果。自2017年Apollo开源以来,在GitHub获得15000+开发者的推荐,开源代码超过40万行。他介绍Apollo平台是由四个平台构成的:车辆认证平台、硬件开发平台、软件开源平台、云端服务平台。而安全是Apollo开源的第一天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安全实践中, Apollo依据ISO26262流程,从仿真到实路,从封闭到开放层层把关。 最后,他表示在未来,Apollo开放平台将从智能交通、智慧农业到环境清洁等行业中帮助人们,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 10:50

    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发表《边缘智能与云边协同技术趋势》主题报告,分享 VMware 在开源软件以及开放创新上面的一些心得。IT 行业一直呈现出往复式发展、螺旋状上升的趋势,从传统的大型机到客户服务器,从小型机到互联网,今天的云以及智能终端中间为什么需要边缘计算的崛起呢?他认为,除了技术的驱动,也是业务以及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在新一代的智能设备中,除了硬件加速、微服务架构、5G带宽以及用户体验外,还必须有沉浸式的分析和大量的计算需求。基于此,他介绍了 VMware 已有的五大开源项目:锚点项目 LF Ddge、支持家庭消费者的 Home Edge、完全开源平台 Nebula、边缘软件定义项目 Supernova、以及支持基础架构应用和设备网关的 EdgeX Foundry。最后,他还谈到了 VMware 的开放创新中心,希望通过开源的软件、开放的云服务和开放的学术科研来打造新一代的创新社区及生态。

  • 10:35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发表主题为《小米AIoT的创新发展与开源》的演讲。他表示,开源与开放是分不开的,AI的竞争最终将是开放生态的竞争,小米是一家开放的公司,是一家推崇共享精神的一个公司,小米的AIoT生态必须开放,开放中不仅有软件的开源,还有系统的开放,API接口的开放,标准的开放,围绕这些我们会连接内容与服务,连接软硬件开发商,这就是小米的大生态布局,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加入我们。

  • 10:20

    阿里巴巴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视觉智能总监金仲明发表《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交通预测》主题演讲,分享了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城市大脑在开源开放创新上的实践积累和研究成果。他表示,城市大脑希望通过 AI+算力充分发挥大规模数据的价值,服务于整个城市。通过公开数据以及真实环境下的测试也可以发现,通过数据接入、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将预测/干预结合在一起,在复杂的异常情况下深层次的技术干预能够取得比传统算法更为优秀的表现。此外城市大脑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也已经用到了很多开源的软件和技术,能够更全面、更灵活、更高效。目前,城市大脑主要应用于交通领域,未来希望覆盖安全、环境治理、城市道路治理、医疗健康等更多行业。“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挖掘城市当中的痛点难题,从底层平台开始,将数据的资源处理、应用平台整个链路打通。”

  • 10:05

    中国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发表主题为《人工智能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动力》的演讲,他谈到目前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金融科技如何进一步在中国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工智能会是重大的科技推动力。 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应用于知识图谱、计算机生物识别技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服务机器人技术在金融业有很好的应用。但如何进行金融风险防控依然是世界难题,他期待人工智能协助解决这问题。 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认为一是人工智能需在应用上深度结合业务场景;二是加快云计算、分布式架构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三是中国金融行业要以开放的姿态,加强与社会合作,特别是开源软件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上,不能闭门造车。

  • 09:50

    Hyper Ledger 超级账本创始人 Brian Behlendorf 分享《开源区块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主题内容,解读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于超级账本及区块链技术,业界的争议一直很大,譬如账本的多样性、更多的计算能力、更简易的语言特性甚至于更多的 Bug。但是 Hyper Ledger 超级账本的强劲发展势头是不可否认的,凭借项目之间的互通性、互连性和兼容性,Hyper Ledger 在过去几年构建了非常多的贡献者社区,获得了超过两万个贡献、270 个贡献者。在使用案例上,目前所有的公有云都用到了 Hyperledger Fabric 超级账本技术,在能源、医疗、教育、版权等领域都有非常多的应用案例。他举例表示,腾讯云已经部署了 Hyperledger Fabric,应用于背后的仓储收据管理;中国招商银行将其用于金融交易的信用存证上;北京的一个基因相关组织用于个性化的数据检测和模型检测等等。

  • 09:3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副理事长张顺茂发表了主题为《开放+智能:释放工业互联网潜能》的演讲。 他表示,华为FusionPlant是拥抱开源拥抱开放的平台,虽然华为面临很大的办公压力,但是我们仍然拥抱开源,我们仍然拥抱开放,我们不希望看到地球被一分为二,虽然我们有自主的能力,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但是我们希望每个个体还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圈里面,不希望重新回到原始社会的山洞里面去生活,我们希望生活在互助共享的社会里面。

  • 9:20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发表主题演讲《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OpenI》,分享他们在 AI 开源开放上做的相关工作。他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基础性、辐射性很强的技术,只有开源开放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的开源开放平台,所有的研发活动、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应用和产业的推进都围绕这样一个开源开放平台来开展。”开源是一个过程,而人工智能本质上具有难以透彻理解的技术特性,只有多边联盟,通过共同的组织来促进发展才行。目前,科技部已经启动了五个开放创新平台,包括百度自动驾驶、阿里城市大脑、腾讯医疗影象、讯飞智能语音和商汤智能视觉,相信通过开源创新平台中的一部分可以大大助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最后他希望,经过社区的努力能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规划从基础理论到支撑平台,到上面的关键技术,到典型的应用,以及整个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真正的落地实现。

  • 9:05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发表以《构建和壮大开源生态》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开源已经被证明是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来自任何地方,任何人均可以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贡献。目前,Linux 基金会已成为重要的软件平台,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等巨头公司已加入进来。很多技术公司在进行云应用的转型中,他表示这是一个新的趋势。 谈及有人质疑:软件开源的话,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他表示,今天开源代码占现代系统总代码量的90%,剩下的 10% 才是对客户是关键的。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在那 10% 左右的代码里,所以作为开发者,我们要搞清楚哪些 10% 的代码是对客户最关键的。所以说开源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跟保持竞争力并不冲突。 最后,他表示每天都有新成员加入Linux 基金会,其中开源生态发展最快的地方是中国。关于 AI 技术他们推出新的开源项目 FATE,还举办有开源大学,中国开发者可以在中国的几个城市进行相关的考试。

  • 主席致辞

    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于今天开幕,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陆首群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虽然目前处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但是无论是开源软件还是硬件都不应受其影响。本次大会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海量生态;工业互联网,一个致力于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工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于开源的技术;此外本届会议上还将推出一批应用成果,避免空谈,以及关注 5G 和数字经济等内容。最后,他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媒体报道
大会议程

主论坛:6月27日(周四)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 三层世纪厅

时间 议程 嘉宾
08:30-08:50 嘉宾签到  
8:50-9:00 VIP嘉宾会前大合影  
9:00-9:05 主席致辞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 陆首群
9:05-9:20

主题报告:构建和壮大开源生态

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
9:20-9:35

主题报告: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OpenI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黄铁军
9:35-09:50

主题报告:开放+智能  释放工业互联网潜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副理事长  张顺茂
09:50-10:05 主题报告:基于开源的区块链一超级记账 Hyper Ledger-超级账本创始人  Brian Behlendorf
10:05-10:20

主题报告:人工智能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  陈静
10:20-10:35 主题报告: 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交通预测 阿里巴巴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视觉智能总监  金仲明
10:35 现场抽奖  
10:35-10:50 主题报告:小米AIoT的创新发展与开源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崔宝秋
10:50-11:05 主题报告:边缘智能与云边协同技术趋势 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  任道远
11:05-11:20 主题报告:Apollo构建自动驾驶AI开放平台 百度执行总监、阿波罗平台研发总经理  王京傲
11:20-11:35 主题报告:在医疗影像AI中的探索与实践 腾讯医疗技术研究顾问  朱艳春
11:35-11:50

主题报告:5G的机遇与创新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  项立刚
11:50

现场抽奖

 
12:05-13:30 午休 (VIP午餐)  
13:30-13:45 主题报告:工业互联·智取未来 In-Cloud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与实践 浪潮工业互联网总经理  赵文慧
13:45-14:00

主题报告:开源技术支撑美团亿级用户平台

AI美团研究院院长  刘江
14:00-14:15 主题报告:京东方在医疗AI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京东方副总裁 王洪
14:15-14:30 主题报告:Azure公有云支持云原生+ Kube 微软开发平台事业部首席研发总监 赵晓燕
14:30 现场抽奖  
14:30-14:45 主题演讲:云中的守护进程·FreeBSD的虚拟化基础设施 FreeBSD基金会主席 George V. Neville-Neil
14:45-15:00 主题演讲:滴滴共享出行平台与开源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 章文嵩
15:00-15:15 主题报告:建设开源生态实践 中标软件副总经理 李震宁
15:15-15:30 主题报告:开源构筑解决方案 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 卢炬
15:30 现场抽奖  
15:30-15:45 主题报告:区块链在政务服务与监管科技领域的应用、挑战与创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 陈钟
15:45-16:00 主题报告:OPENTHOS, 后PC时代的开源桌面生态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刘锋
16:00-16:15 主题报告:代码行动:基于开源开发自然预测、灾害及救助的方案 IBM 杰出工程师\IBM中国开发中心开放技术工程院主任   田忠
16:15-16:30 褒奖仪式  
16:30 下午会议圆满结束

 

6月28(周五)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三层上海厅(封闭会议受邀出席)

时间 议程
8:30-9:00 VIP签到
9:00-11:30 研讨主题:

建设开源生态

发展网信技术(互联网深度信息技术)

打造创新引擎

架构数字经济

11:30-11:40 嘉宾合影、会议圆满结束
11:40-13:00 VIP午餐
受邀VIP嘉宾:国内外开源领袖、专家、青年精英及政、产、学、研、用各界嘉宾
本届嘉宾
往届出席嘉宾
大会合作伙伴